野草莓為什麼無疾而終了?問題也許應該反過來問──野草莓為何能蔚然成風?
「自由」和「人權」為何能在這對口號外的自由人權極端麻木的社會引起共鳴?問
題和答案其實是一體的兩面,雖然我不願這麼說,這次學運捍衛的,也不過是口號
概念性的自由人權罷了。
目前分類:沉思 (51)
- Dec 14 Sun 2008 20:25
胡頎:野草莓,一些問題與想法
- Nov 19 Wed 2008 23:30
傅斯年:台灣大學第四次校慶演講詞
台灣大學第四次校慶演講詞
傅斯年
(民國三十八年十一月十五日)
今天是國立台灣大學第四次校慶,我因為到校還不滿十個月,最初也不知道校慶的日子是
如何定的,後來才打聽到這是民國三十四年接收前日本臺北帝國大學的那一天。我當時就
想:拿這個日子當做校慶,對嗎?經過一番考慮,我的結論是︰這個日子應該作為我們的校
慶。
- Nov 07 Fri 2008 03:24
轉錄 youtien:遊行與恐懼
許多人質疑乃至認定國民黨就是一意孤行、一廂情願往中國靠,以虛無飄緲
的國族情感為表,私利的大餅為裡。
我一向不接受這種簡單的「賣台」指控,它不足以解釋這幾天種種短視的粗
暴與過份。然而,昨晚悟出了「遊行與恐懼」的道理後,我似乎明白了:
國民黨之所以對中共那樣,而對國人這樣,恰恰是因為對台獨以及民怨的恐
懼。
他們從很久以前就沒有了主義,近十幾年也沒有一個人敢站出來高聲就國家
- Nov 06 Thu 2008 00:49
我那躁鬱的國家啊
我那躁鬱的國家啊,本以為他的病徵在大選之後應可有些紓解,
但是看來還是要繼續發作個好一陣子。我們只好齊聲歡呼大有為政府
的愚蠢了。
兩岸關係要不要改善,當然是要。民進黨執政八年的兩岸關係在
我看來是相當病態的,不止是政府與執政黨三不五時要操弄一下民族
情緒的緣故,也是因為民間對中國普遍存在的、毫不掩飾的厭惡感與
- Oct 22 Wed 2008 22:55
關於晶華酒店的衝突
以下轉錄manicd的文章:
幹嘛問我啦。
飛彈部署是不是暴力?
那暴力要不要譴責?
如果有在譴責中國飛彈部署,以暴力威脅,臺灣人民生命財產生活方式的安全,那我同意
啊,譴責暴力。
- Oct 04 Sat 2008 22:24
轉錄 強世功:法學院的守護神
法學院的守護神
作者:強世功 發表時間:2006-05-19 流覽次數:1061
一
今天,在經過法學樓的時候,我突然注意到了馬寅初校長的雕像。因為被壓在法學樓
的屋簷下,顯得渺小而寒磣。然而,就像烏雲壓不住太陽的光芒,在這陰暗的屋簷下,我
依然能感覺到馬寅初校長的豪邁氣質和巨大感染力。雕像不是死的紀念,而是活的象徵。
馬寅初校長就在那裏,目光炯炯地注視我們今天要畢業的每一個學子。我突然想起,他當
- Sep 23 Tue 2008 11:56
張大春:何必拯救火星文?
張大春:何必拯救火星文?
聯合報╱張大春 2008/09/23
上了點年紀的人一不小心就會變得憂國憂民,彷彿舉世滔滔,都在發動著令人感覺心
有餘而力不足以應付的禍事。文字其一也。
我素所尊敬的長者們和我一向不太尊敬的長者們成立了一個「拯救國文聯盟」,看來
- Aug 31 Sun 2008 13:34
轉錄:youtien學長的《海角七號》劇評
我說導演的意識好,大雜燴,把所有能攪進去的元素與族群都攪了進去:城鄉
矛盾、文化差異、音樂、愛情、夢想;日本人、福佬人、原住民、客家人、白人、
黑人......
等等,外省人呢?
外省人及其相關文化,在本片中看來是缺席了,出現的只有國語,以及遣返日
僑場景的國旗與國軍。
應該說這是精打細算後的篩選結果。我們可以明顯看到,魏德聖導演這部片,
- Aug 27 Wed 2008 01:04
關於830
同許多人一樣,我不看好830的遊行可以改變什麼。
簡單來說,人民對於馬政府的不滿根本還不到那個程度,根本沒有能量。
經濟差?似乎並沒差到天怒人怨的地步。喪主權?我不認為這是張好牌。說穿
了就是民進黨過去八年的操作早已把這個主題的價值消費殆盡,翻來翻去會有
所呼應的只會是那些死忠「台派」,完全無法激起共鳴。
這些年來「狼來了」喊得震天價響,現在誰理你們?選民的這種冷感又是
誰的責任?還不就是民進黨自己。這些傢伙到底有沒有學到教訓啊?
- Aug 06 Wed 2008 14:51
祖國嚇我一跳
祖國嚇我一跳
2008-08-04 中國時報 【陳浩】
暑假有個女兒離家流浪,老爸上了她的部落格,療癒想念,一時手癢也留了言,卻
隔海小吵一架,奇怪了,部落格不就是給人看的嗎?入口也沒掛老爸不准進入的告示牌。
- Jun 18 Wed 2008 01:04
釣魚台
馬政府仇日嗎?
我猜想大概是不會太喜歡,但是這種情結不一定會全然反映在決策上。我不相
信馬英九和他那幫官員真的想把對日關係砸掉。唉呀能進總統府的人,他們能看到
的東西、知道的事比我們這些鄉民們多得太多了,就算本來是草包,到了那個位子
上事到臨頭作的判斷和決策,多半不會太離譜的。當然不必期待馬先生會有英明神
武的表現,但是也不必太擔心他腦子進水。
- May 29 Thu 2008 01:44
雜感
我覺得有志於學術者,他們的人生中一定有一些亟欲獲得解答的問題。
那些問題可能包含了許多層面。若要我來說,應該就是「大我」與「小我」
之別吧。既想為這世界、這世上人們面臨的困境找到答案,也想為自己的生命尋
找出口。
有些時候,它們是一體的;有些時候,它們不是一個問題卻互有聯繫。無論
- May 01 Thu 2008 03:05
Re: [命運] 這件是嚴肅的事情
親愛的學妹:
其實我是到投票當天才知道這件事的,更精確地說,我是在前往投票所的前兩分鐘,
才知道「這次的選舉有反對者」。再走了幾步路,就遇見了你們。
正如我先前所說的,我相信妳與翔中是出於理想而決定投入選舉,也覺得可以給你們
機會表達你們的想法與理念。一方面,我很慶幸你們的挺身而出,讓我的同學們、學弟妹
- May 01 Thu 2008 00:48
政治這回事
政治的層次究竟高不高呢?
姑且不論政治學的層次吧,
可以確定的是,政治運作本身的層次絕對是不高的。
政治向來是多方妥協的過程,
是各種意見匯流衝突之後落實在執行面的結果,
- Apr 29 Tue 2008 01:47
我的立場
本日進行了系學會會長的改選。選舉結果,趙伯融、張聖翎兩位正副會長
候選人的得票未過當選最低門檻的66票,而必須於近日重新辦理登記,並於兩
周之後再次進行投票。
我今天下午前往投票時,遇到韓翔中同學與韓蕾同學的勸阻,希望我可以
放棄投票。他們表示,將在第二次選舉時搭檔參選,因此希望我(以及其他具有
投票資格者)可以給他們參選的機會。與兩位同學溝通過一些概念之後,我決定
- Mar 23 Sun 2008 13:36
楊照:尋找新的台灣史料態度
中國史是台灣史的一部分
──尋找新的台灣史料態度
楊照 發表於《中國時報》,2008/3/18~19
最近閱讀孫大川為卑南族的音樂家陸森寶(巴力瓦格斯)新寫的傳記,書中提到了一段發現的過程。陸森寶一九八八年三月去世,三年半之後,他的兒子在整理衣櫃時,發現了陸森寶親筆寫下的自傳。這份自傳有兩萬字左右,當然彌足珍貴。
「但是,接下來,我們又面臨一個大難題,就是我們看不懂這份資料裡面的內容;因為這份資料是用日文平假名寫成的,可是這不是日語,這是卑南語。也就是說,父親用平假名來拼寫卑南族的語言。……父親這種文章,不但我和二哥看不懂,就連卑南族人和日本人都看不懂,大家都陷入在團團的迷霧之中,真不知應該如何是好?」(陸賢文,「陸森寶親筆自傳.編者的話」)
- Mar 22 Sat 2008 01:17
寫在選前
- Mar 12 Wed 2008 13:26
歷史的真與假
- Mar 05 Wed 2008 21:28
民主與獨大
http://www.libertytimes.com.tw/2008/new/mar/2/today-o5.htm
青年「反獨大」宣言
單一政黨掌控立法院近四分之三席次,我們憂心一黨獨大下的政府權力,將如脫韁野馬,因此決定不再沉默,呼籲社會正視這些問題。
第一、 一黨獨大是否符合世界民主潮流?
美國人權組織自由之家(Freedom House)於二○○七年調查報告中,未將新加坡等一黨制國家列為「自由國家」的行列。我國持續被列為「自由國家」將近十年,這是得來不易的民主果實,也是台灣人民珍貴的寶貝和資產。如今,國民黨掌握立法院近四分之三的立法委員,如果以總統為首的行政權又為國民黨所取得,緊接著包括監察院、考試院,甚至司法院都將被國民黨所控制,台灣立即成為「一黨制」國家,全民好不容易建立起來的自由民主制度將馬上陷入危機。
第二、民主毀滅民主!政府權力不須制衡?
以一九三三年德國為例,希特勒所率領的納粹黨在國會改選中大勝,同時掌控了德國的行政權與立法權,無有制衡的政府權力毀滅了德國民主制度,將德國人民帶向獨裁統治下的種族屠殺與二次世界大戰,而台灣從一九八七年解嚴至今不過短短二十年,人民應可體認政府權力失去制衡、迫害人權的可怕,倘再度讓行政權與立法權完全掌握在同一政黨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