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我在聽到政府拒絕外援的消息時,第一個想法也是「這一定有和
老共喬過」。

當然現在這個時候網路上出現了許多流言,我自己的看法是沒有
很多鄉民那麼悲觀,偉大祖國的統一應該還不至於那麼快成真,
不過很明顯的,馬政府的決策已經在很多方面自限於北京當局的
框架。

之所以說是自限,是因為我不認為台灣問題對現在的北京當局是
最具迫切性的問題。正如閻鴻中老師分析的,北京的主政者要處
理的問題還很多,台灣問題絕對是排不到前五,更別提那些在前
列的問題都是複雜麻煩得要命,能解決一個都足以在史上留名了。

但是這一年以來,馬政府卻始終將大陸問題排在施政的首要地位,
甚至長期有種「以大陸政策引導解決其他經濟外交問題」的迷思,
我以為這種迷信是政府施政一直沒有上軌道的原因。大陸政策的
確非常重要,但是一切以改善兩岸關係為中心就未免本末倒置。

人家本來就沒有真的當你有多重要,你卻一直往人家的冷屁股貼,
結果就給人一種「中國要五毛,台灣給一塊」的感覺。

舉一個小例子,前陣子兩岸的航權談判中,原本我方預期對方應
該會較先前的直航包機大幅開放,但談出來的結果卻遠不如預期。
台灣到上海的航班限定在一周28班,但實際的需求卻可能是這個
數字的五倍以上。

我認為這正是因為對方需要考量的絕不只是台灣的因素。目前香
港、澳門的空運相當程度地獲益於兩岸的轉運,特別是澳門機場
有超過七成的業務是來自兩岸轉運,一旦全面開放,澳門的航空
產業很有可能就此完蛋。在博弈產業蕭條的現在,澳門可經不起
這個打擊。

同樣的,即使中國恨不得明天早上就把五星旗掛在驅長的辦公室
塔尖,它仍要顧及很多的面向;就算馬英九真的十二萬分的仰慕
祖國,自願把台灣雙手奉上,中國敢不敢真的收下都還是個問題。

對北京當局而言,中美關係、東亞關係絕對是大大優先於中台關
係的。

而馬英九的政府,卻是一心一意地要和中國交關。我想在心態上
馬英九並不信任美國、日本,而他的意識形態讓他相對地願意去
和中國親善。而自視甚高若馬英九者,坐上了這樣位高權重的位
子,必然是滿心想要幹出一番垂名青史的事業的。

我個人認為他心目中的大事業當然就是中國的統一。當然,他知
道這遠非他能做到的(他也不敢真的蠻幹),但他想必是希望能在
明裡暗裡去推動這檔事。而這也影響了他許多的決策。

統一與法統放到了比人民的性命優先的位置。

所以這次的事情,我的推論是:

在一開始政府上下沒有人意識到這次的風災會有那麼嚴重,即使
在中南部的狂風暴雨最為劇烈的時候,台北的中央政府(也許不包
括氣象局)都沒察覺這次的災情將遠超過以往。風雨最烈的三天,
見諸媒體的似乎都只有零星的災情。

第三天以後大家開始發現這次的颱風沒那麼簡單,這時候大概也
是外國開始徵詢台灣方面援助需求的時候,第一時間裡政府就和
北京接觸,問中國的意見。想當然耳中國方面不希望美、日趁此
機會增加對台影響或改善對台關係,於是也就傳達了反對的意思。

(有誰相信歐鴻鍊那個"不知情"發言的,請容我對他的天真善良致
上至深的敬意。)

結果風災出乎意料之外的淒慘,政府在一團混亂之餘也面臨壓力,
但是對於風災的嚴重程度還是有所懷疑(從當時總統、院長的發言
和舉止而言,恐怕多半還是沒搞清楚狀況),對是否要接受外援猶
豫不決。

(夏立言的"忘了加上『暫時』"說實在是很歡樂,可惜這種時候還
真是笑不出來;夏本人大概也是有口難言,榮登比氣象局長還衰小
的第一名寶座。慎選老闆是重要的= =)

到了蘋果爆料的時候,人民的怒氣已經到了臨界點,對政府的信
任也全面崩盤,這時已是不得不接受援助的時刻,美國方面也相
當高調地進駐。我是覺得這多少有點向中國示威的味道。

接下來就是搓湯圓了,美國改口說曾接到台灣的援助要求,馬政
府則開始集體裝死。中國一方面在政治上低調以對,另一方面則
大張旗鼓地往台灣送物資,釋出"善意"。

(犧牲外交次長和消防署長當作祭品,再從墓地中讓馬囧復活...)

基本上這次的事情絕不能讓馬太好過,必須要用力地釘他,才有希
望能夠逼迫他面對現實。不過我是覺得,未來三年這種惟大陸是瞻
的基本態度不大可能改變,這是我們得小心以對的。現在要擔心的
還不是統不統一的問題,而是大陸政策把整個政府的決策空間給占
滿了的這個問題。

-----------------------

話說我開始認真的考慮台中市長要不要投給林佳龍了。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Lopiota 的頭像
    Lopiota

    季風帶雨浥鵑城

    Lopiot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