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出賣的台灣》是一部怎麼樣的電影呢?

    《被出賣的台灣》以戒嚴末期的台灣為主題,試圖呈現國民黨政權對台灣人民的壓抑迫害、台灣人在威權下對獨立與民主的追求、以及美國在戰略外交考量下對國民黨的縱容。這部電影有其關懷的對象、主題,以及明確的政治訴求,就這些特點來說,或許可以用「人權電影」一詞加以歸類。

    但,它是不是一部「歷史電影」呢?

    其實所謂「歷史電影」,重點常常不是在「還原歷史真相」──我們永遠不可能將歷史「完全」還原。當創作者在「說故事」(無論是拍電影還是寫小說畫漫畫…)時,也多半會對歷史進行一定程度的改編,使其更富故事性或更能凸顯主題。於是我們在閱讀這些歷史再現(representation)的文本時,其實不必要求創作者要「百分之百」地「忠於事實」。而過於注重枝微末節的「史實」的故事,常常也都不怎麼「好看」。

    《被出賣的台灣》一片,製作方在片頭開宗明義地告訴觀眾,本片的靈感是自一連串在台灣發生的歷史事件啟發(inspired by)而來,在故事進行當中,略通近現代台灣史的觀眾應當也能輕易地為片中的各個事件找到藍本:江南案、陳文成案、美麗島事件、林宅血案……故事的作者將這些事件、陰謀揉合起來,建構了一個80年代初期,美國政府──國民黨政權──台灣人民的互動圖像。於是雖然這是一個虛構的故事,卻有著反映該時期歷史圖像的企圖。從這個角度來說,我認為本片當然是一部歷史電影。

失去脈絡的「真實」

    在理解到「歷史電影」所具有的虛構性後,或許就比較可以接受片中一些處理得不夠細緻的地方;比方說,比較可以接受為什麼80年代的台北在片中看起來像是50年代的西貢、為什麼片中演員的國、台語都有一點奇怪的腔調、或者為什麼一個台籍異議份子竟能當上故宮院長(多麼具有政治圖騰意味的頭銜!)……儘管這些細節也是電影故事背景塑造的一部份,但是這類問題並非本文所要探討的重點。

    在去除掉這些枝節的因素以後,《被出賣的台灣》所呈現的80年代台灣是一個怎麼樣的世界呢?隨著故事情節的進行,觀眾大致可以得到幾個印象:這是一個暴戾的警察國家,軍警擁有絕對的權力;政府正試圖以各種非法、非人道的活動掩蓋許多不光彩的劣行;在國民黨─中國人的專制統治之下,台灣人生活在風聲鶴唳之中;有些台灣人以「民主」與「獨立」為理念奮起抵抗國民黨的壓迫,但遭到殘酷的鎮壓或整肅、暗殺。

    在得到這些綜觀的印象之後,或許我們可以試著問幾個問題:如果國民黨政府只是一個如片中所描述的高壓政權,為什麼至今仍有(而且不少)台灣人視那個年代為Good Old Days而懷念不已?如果國民黨如此不得人心,為什麼它沒有像南非國民黨(National Party)一樣,在民主化實現之後隨即崩解?如果國民黨只是以恐怖與暴力遂行統治,為什麼當時仍有著有限的民主選舉?

    這些疑問並不表示我認為片中的陳述是「假的」或者「錯的」;相反地,我相信片中的大部分情節可能都是真實的:如前所述,片中的每一個重大事件都有其參考的藍本,製片方應該也付出了相當的心血去閱讀、整理各種材料,於是片中每個虛構的故事可能都是在歷史上實際發生過的:同志們之間聯絡的密語、暗號或殘酷的刑求方式,也都可能是威權時期的運動者們真實的經歷。

    然而這麼多「真實」的堆疊,其結果卻是一個看來令人陌生的圖像。我無從想像外國觀眾對於這個故事的感覺,但是對我這個本國觀眾而言,這部電影中的台灣有如某個不知名的異國,就像是《哭喊自由》的南非、《華麗的假期》的韓國、或者《血鑽石》的獅子山共和國一般;事實上,專制政權的暴力壓迫、人民的抵抗、非人道的刑求、外國勢力的干預……這些事件也發生在世界上許許多多地方,那麼在台灣發生的事,到底有什麼特別之處?如果我們把片中所有的國、台語對白都改成英語,我們是否還仍認得出這是一個在台灣的故事呢?

    於是我們發現,並不是把「真實」事件寫進劇本,就會自動變成一個反映「歷史真相」的故事。一個成功的歷史「再現」,除了對於個別歷史事件或細節的考究之外,還需要其他更為重要的元素,亦即「脈絡」。

血淋淋卻蒼白的故事

    「脈絡」是一個難以明確解釋的概念;在筆者看來,歷史脈絡包括了對於這些事件前因後果的認識,以及歷史當事人及其後人、敘事者對於這些事件與所屬時代的記憶。每個人的記憶是不盡相同的,但也會有一些重疊之處,於是在處理這些「再現」的時候,該如何面對這些記憶多元性與共通性的並存,乃成為一個很重要的問題。

    舉例來說,威權時代的台灣是有人遭受殘忍迫害,但也有人享受著經濟發展的成果;當時的台灣雖有人組織抗議運動,但許多人是透過地方選舉來表達意見;有些民主運動者主張獨立,但也有些運動者傾向統一;國民黨政權似乎相當強硬,但是為了維護對美關係也會在一些爭議上有所讓步……這些現象並非互斥,而是並存於近現代的台灣歷史中。

    《被出賣的台灣》一片最大的問題在於,它無法呈現這樣複雜的歷史脈絡;為了完成這個故事、傳遞故事的信念,本片以「國民黨─台灣人」的二元對立為基調,將這段歷史簡化成一個相當簡單的「壓迫─反抗」關係。本片也許反映了一部份台灣人對威權時代的記憶或想像,但卻無法關照到另一部份台灣人對於這段時間的歷史記憶。也正因如此,本片所呈現的戰後台灣歷史論述顯得相當地零碎而單薄。

    《被出賣的台灣》選擇了一個跨度極大的範圍做為故事題材,並在這個範圍中企圖呈現戰後台灣歷史的全貌。可是這個企圖隱含著一個假設:戰後台灣史是可以用一些名詞加以概括連結的:二二八、白色恐怖、美麗島事件、江南案、陳文成案……然而這幾十年之間的台灣人,對於自身歷史的記憶,是不是真的「只有」這些東西而已?

除了這些重大的事件以外,我們父執長輩們的生命應該還經歷了許多事情,但在片中我們完全看不到這些;除了那些勇敢的運動者以外,我們看不太到其他的尋常人對自己生活的想法,甚至也看不到他們對這些反抗運動的態度。

    當然,想把這麼多樣的記憶全放進一部兩個小時的電影,是一件不切實際的事,歷史的「再現」勢必需要取捨與簡化。但是當敘事者無法在一定程度上呈現不同歷史當事人的不同思想、立場,而僅只是刻劃一個黑白分明的善惡對抗,那麼這個故事也就無法再帶給觀眾更深刻的意義。觀眾所看到的,只有殘暴的軍警、血腥的鎮壓、恐怖的刑求,但這些血淋淋的場面底下,敘事的架構卻顯得極為蒼白而虛弱。

訊息爆炸的敘事

    製片方所選取的題材,在近現代台灣史上都是極具代表性的重大事件。由於電影的上映,這些曾經發生過的事件也再一次獲得了能見度,以影像的方式呈現在觀眾面前。本片的另一個企圖是在於揭露「被掩蓋的」台灣歷史真相,於是在片中,「明」與其他角色一直對主角施以冗長(但內容其實很簡單的)說教,也對所有觀眾傳遞製方心目中「正確」的歷史。

    這樣的做法有其無奈之處,畢竟這部電影想要傳達的訊息實在太多太多,兩個小時根本不足以就每一個訊息作細緻的處理,只好以長篇大論把故事中的種種事件給整理起來。然而片中的這些故事也因此只剩下一些概括性的輪廓,除了表彰運動者的勇氣與國民黨政權的陰險兇狠以外,看不太到其他更深刻的省思。

    其實也許,我們原本就不應強求一部電影可以呈現幾十年來所有的歷史。如果這部電影可以把故事聚焦在其中一個事件上,選取一個更平實的角度切入,那麼或許片中的控訴與批判反而會更有力道,如描寫前東德的《竊聽風暴》、《再見,列寧》、描寫納粹的《英雄教育》、描寫73年智利政變的《那年陽光燦爛》等,在我看來均屬上乘之作;公視多年前拍攝的電視劇《曾經》全劇未曾直接抨擊威權體制,但是許多情節卻也透露出對這個政權的批判:主角敬愛的國文老師在課堂上被帶走,主角的父母驚惶地焚毀她從老師那兒借來的書;兩個女孩在河邊撿到了中共的宣傳品而被帶去警總問話;當年立志從軍報國的朋友,被派去做敵後工作而人間蒸發,有家歸不得……或者如《誰在橋上寫字》一片,一個山地小村莊為了橋上惡作劇的木炭字「中國不好共匪很好」而雞飛狗跳……這些作品或沉重或幽默,所描寫的也多半是大時代下小人物的小故事,但卻能夠體現某一種特定的時代氛圍,並賦予這些事件、人物具體的面貌。

    《被出賣的台灣》採取的是一個相當傳統的手法,它歌頌這些民主運動者高尚的人格與獻身精神,強調他們與強權的對抗。但是,在巨量的訊息當中,這部電影其實沒有餘裕好好處理這些運動者們背後的故事。我們無法理解他們何來這麼堅定的信念,也無法理解他們與主角生死與共的情誼如何萌發。他們的故事與性格設定,看起來宛如只是為了使狀況外的主角進入劇情,彷彿他們是電腦遊戲裡的NPC(Non-player character),看起來戲份很多,對故事的實質進展卻無足輕重。

期待一個更富深度而精彩的故事

    然而我們不必對《被出賣的台灣》的不理想之處過於苛責。在我看來,這部電影的出現反映的是一群人對話語權的焦慮不安。長期以來對戰後歷史的主流詮釋,基本上仍被中華民國─國民黨─台灣的論述所把持,威權時代對許多人來說是由很多美好的記憶與想像所組成,有著高速發展的社會經濟與良好秩序;統領黨國的強人至今仍被許多人懷念,聲望或許高過所有民主時代的領袖或舊日的異議份子。於是雖然台灣的政治、社會已逐漸走向民主,但是我們卻始終缺乏對威權時代歷史的反省,也未曾有強烈的聲音要求政府對威權體制下的種種不幸與壓迫負起責任。台灣的民主化,在許多人的想像中,可能只是黨國領袖偉大擘劃的一個步驟。至今為止,社會上主流的媒體與價值仍多在傳播這樣的想像。

    這對於一些人來說當然是非常沮喪而困擾的。雖然在民進黨執政時期,官方與一些民間團體曾經試著對這樣的圖像進行挑戰,但似乎並沒有造成真正具決定性的成果,反而動輒得咎地遭遇到各種反對與阻礙。而在國民黨重新執政之後,這樣的論述大有捲土重來之勢,時值「建國百年」之際,國民黨政府企圖連結中華民國─台灣歷史的意圖昭然若揭。

    所以《被出賣的台灣》的出現既是必然也是必要,它代表了一些獨派人士對於國民黨官方史觀敘述的反擊,在不利的狀況下爭取對自身歷史的詮釋權。這部電影在台灣的正向意義,我認為是讓觀眾正視一個與官方說法不同的敘述,使人們了解到,有一些人眼中的歷史與經驗是與自己不同的。

    可是無可否認地,我們不能只對這種程度的結果感到滿足。《被出賣的台灣》有著太多的盲點、太多的想當然耳,這裡的台灣是一個好萊塢所想像出來的台灣,陌生而疏離。然而《被出賣的台灣》或許也可以作為當代人──特別是未曾經歷戒嚴、威權的年輕一代認識台灣現代史的開端,並為下一個更完善的、更富深度而精彩的故事作一些準備。相信在未來,我們將會有更好的作品與方式來面對、探討那些發生在我們國家的過去。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Lopiota 的頭像
    Lopiota

    季風帶雨浥鵑城

    Lopiot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