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親愛的學妹:
其實我是到投票當天才知道這件事的,更精確地說,我是在前往投票所的前兩分鐘,
才知道「這次的選舉有反對者」。再走了幾步路,就遇見了你們。
正如我先前所說的,我相信妳與翔中是出於理想而決定投入選舉,也覺得可以給你們
機會表達你們的想法與理念。一方面,我很慶幸你們的挺身而出,讓我的同學們、學弟妹
與學長姐們再一次去正視那些長久以來的問題;另一方面,卻又替你們感到擔心,你們可
不可以挑起這個擔子呢?
相信你們一定知道的,在這個時間點作出這樣的選擇,勢必會招來很多的不諒解和責
難,甚至被當成trouble maker看待。從這個地方來說,我欽佩你們的道德勇氣,但是這
個讚許的反面,也就意味著你們必須接受那些反對者對你們的質疑。我想,這是開始擔負
責任第一步:為自己的行為負責。
我不諱言,對你們的質疑當中,有一些的確是可以被歸類為「風涼話」。但是也有一
些質疑,是必須要認真看待的。甚至,進一步言之,那些所謂的「風涼話」,是否也需要
以嚴肅的心情看待呢?我說,需要,如果你們是以改造這個組織為己任的話。
所謂組織、所謂團體,它們的根本都是一個一個活生生的「人」。人有著自己的意志
與信念,胸中有著無比複雜的思緒,這些都不是三言兩語可以概括解釋的。我們這些讀人
文學的人,總希望可以理解「人」、理解世界,並在這個過程當中不斷地遭遇挫折。除了
學問與求知的受挫,也是面對世故、人情的受挫。「人」永遠是超過我們的想像的,永遠
是在我們可以理解的範圍之外做出驚人之舉的。
擔負一個組織的責任,最難的就是在這樣的地方。要先可以想像、理解「人」的行為
的不可知性,了解他們總是與你的理想相悖,才能知道要怎麼與他們相處,並進而影響他
們與他們構成的組織。有個朋友在某篇推文中說,「我們想淑的經常是"人民"這個概念,
而非活生生的"人民"本身」,概念與本質,孰輕孰重呢?
如果,你們是想要為「公眾」作一些事情,那麼你們就必定要面對那群「活生生的人
民」。「活生生的人民」千奇百怪、種類五花八門、需求無奇不有,有些也不怎麼理性不
怎麼好溝通,但他們才是你們要服務的對象,也才是你們要負責任的對象。這不是用在課
堂裡求知求道的那一套可以打發的,他們可能不是對這些事毫無感覺,但他們無法只在乎
這些。在政治的場域中,他們需要被滿足的遠不只是那些上位的概念與理想。
是的,這很庸俗。可是今天你們要投身的就是這樣的世界。
在歷史系這樣一個「隱士王國」,其實很少有什麼事可以激起如此熱烈的迴響。今天
那麼多的人出來表達自己的意見,代表你們所點出來的確實是許多人關心的問題。認真的
討論也好無聊的酸文也罷,他們就這樣走出了山林與你們互動,問你們,可以帶給他們什
麼。
政治的庸俗,是因為它講的恰恰是人與人之間的利害關係。良善的政治可以將這些利
害的拉扯提升到更高的層面:道德、正義......等等。但它的本質呢,仍然是人與人之間
錯綜複雜的關係。
所以為什麼就是有人會無法理解你們倡議的「正義」、「原則」呢?當你們對此無法
理解無法諒解的時候,就已經掉進了一個令人焦慮的陷阱裡了。這個問題,是要拿去自問
而非問人的。「王何必曰利?亦有仁義而已矣。」但是孟子也說,「愛人不親反其仁,治
人不治反其智,禮人不答反其敬。行有不得者,皆反求諸己,其身正而天下歸之。」你們
試著理解過他們了嗎?
如果沒有,那麼我恐怕你們終究是無法取得他們的共鳴的。
親愛的學妹,如果多元主義者有那麼一點的好處的話,那麼大概就是在這樣子的地方
。歷史學所謂「同情與理解」者,實踐起來也就是這麼一回事。今天說這些,並不是說你
們應該就此與這個世道妥協,我仍然希望你們可以堅持你們的信念,做那些你們認為應該
作的事。但,在這對信念的熱情與堅定背後,也請多一些寬容。你們現在在做的,並不只
是在宣揚你們的理念,而是在以政治的手段與場域實踐你們的理念。這兩件事所需要的並
不是同一回事。
求道者是痛苦的,而求道的實踐者,所遭受的痛苦又更甚於前者。
我想說的,大概就是這些。加油吧。
其實我是到投票當天才知道這件事的,更精確地說,我是在前往投票所的前兩分鐘,
才知道「這次的選舉有反對者」。再走了幾步路,就遇見了你們。
正如我先前所說的,我相信妳與翔中是出於理想而決定投入選舉,也覺得可以給你們
機會表達你們的想法與理念。一方面,我很慶幸你們的挺身而出,讓我的同學們、學弟妹
與學長姐們再一次去正視那些長久以來的問題;另一方面,卻又替你們感到擔心,你們可
不可以挑起這個擔子呢?
相信你們一定知道的,在這個時間點作出這樣的選擇,勢必會招來很多的不諒解和責
難,甚至被當成trouble maker看待。從這個地方來說,我欽佩你們的道德勇氣,但是這
個讚許的反面,也就意味著你們必須接受那些反對者對你們的質疑。我想,這是開始擔負
責任第一步:為自己的行為負責。
我不諱言,對你們的質疑當中,有一些的確是可以被歸類為「風涼話」。但是也有一
些質疑,是必須要認真看待的。甚至,進一步言之,那些所謂的「風涼話」,是否也需要
以嚴肅的心情看待呢?我說,需要,如果你們是以改造這個組織為己任的話。
所謂組織、所謂團體,它們的根本都是一個一個活生生的「人」。人有著自己的意志
與信念,胸中有著無比複雜的思緒,這些都不是三言兩語可以概括解釋的。我們這些讀人
文學的人,總希望可以理解「人」、理解世界,並在這個過程當中不斷地遭遇挫折。除了
學問與求知的受挫,也是面對世故、人情的受挫。「人」永遠是超過我們的想像的,永遠
是在我們可以理解的範圍之外做出驚人之舉的。
擔負一個組織的責任,最難的就是在這樣的地方。要先可以想像、理解「人」的行為
的不可知性,了解他們總是與你的理想相悖,才能知道要怎麼與他們相處,並進而影響他
們與他們構成的組織。有個朋友在某篇推文中說,「我們想淑的經常是"人民"這個概念,
而非活生生的"人民"本身」,概念與本質,孰輕孰重呢?
如果,你們是想要為「公眾」作一些事情,那麼你們就必定要面對那群「活生生的人
民」。「活生生的人民」千奇百怪、種類五花八門、需求無奇不有,有些也不怎麼理性不
怎麼好溝通,但他們才是你們要服務的對象,也才是你們要負責任的對象。這不是用在課
堂裡求知求道的那一套可以打發的,他們可能不是對這些事毫無感覺,但他們無法只在乎
這些。在政治的場域中,他們需要被滿足的遠不只是那些上位的概念與理想。
是的,這很庸俗。可是今天你們要投身的就是這樣的世界。
在歷史系這樣一個「隱士王國」,其實很少有什麼事可以激起如此熱烈的迴響。今天
那麼多的人出來表達自己的意見,代表你們所點出來的確實是許多人關心的問題。認真的
討論也好無聊的酸文也罷,他們就這樣走出了山林與你們互動,問你們,可以帶給他們什
麼。
政治的庸俗,是因為它講的恰恰是人與人之間的利害關係。良善的政治可以將這些利
害的拉扯提升到更高的層面:道德、正義......等等。但它的本質呢,仍然是人與人之間
錯綜複雜的關係。
所以為什麼就是有人會無法理解你們倡議的「正義」、「原則」呢?當你們對此無法
理解無法諒解的時候,就已經掉進了一個令人焦慮的陷阱裡了。這個問題,是要拿去自問
而非問人的。「王何必曰利?亦有仁義而已矣。」但是孟子也說,「愛人不親反其仁,治
人不治反其智,禮人不答反其敬。行有不得者,皆反求諸己,其身正而天下歸之。」你們
試著理解過他們了嗎?
如果沒有,那麼我恐怕你們終究是無法取得他們的共鳴的。
親愛的學妹,如果多元主義者有那麼一點的好處的話,那麼大概就是在這樣子的地方
。歷史學所謂「同情與理解」者,實踐起來也就是這麼一回事。今天說這些,並不是說你
們應該就此與這個世道妥協,我仍然希望你們可以堅持你們的信念,做那些你們認為應該
作的事。但,在這對信念的熱情與堅定背後,也請多一些寬容。你們現在在做的,並不只
是在宣揚你們的理念,而是在以政治的手段與場域實踐你們的理念。這兩件事所需要的並
不是同一回事。
求道者是痛苦的,而求道的實踐者,所遭受的痛苦又更甚於前者。
我想說的,大概就是這些。加油吧。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