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作者: 韓琦 (老而彌堅) 看板: Fullgenway
標題: [轉錄] 筆戰
時間: 金  三月  十六  11:40:28  熙寧三年

※ [本文轉錄自 安陽一片天 看板]

世界上有不要臉的
有不要臉又無知的
但沒看過不要臉又無知還愛亂改別人文的

既然你誠心誠意回文了,我就大發慈悲再回你一篇

※ 引述《中書門下 (公用帳號)》之銘言:
: 因各界對常平新法多有異議,本司今日統一答覆,希望地方首長
: 曉諭屬官,使各方了解法令原意。

: 1 答覆「法條原文說『政府無利可圖』,河北提舉官卻收三分的
: 利息,欺騙百姓。」

: 《周禮》泉府之官,貸款利率甚至達二十五以上,常平新法先貸
: 給青苗錢,根據秋收的物價決定繳納利率,如果物價太高,還可
: 以酌量降低標準,頗具彈性,並未硬性規定利率。河北規定不可
: 超過三分,京西、陜西等地最多不過二分,是避免秋收物價高漲
: 時,地方官不能適當降低徵收標準,損害貸款人權益,並非違法
: 剝削。
原PO真的有讀過周禮嗎?周禮是這樣教你嗎?
你有沒有夢到周公哭哭呢?

「泉府掌以市之征布,斂市之不售。貨之滯於民用者,以其價買之物,
  揭而書之,以待不時,買者各從其抵。」
看不懂喔,我解釋給你聽喔
市場賣不掉的東西,泉府買下來,把買價寫成書面
人民有急用的時候,按照當時買價賣給人民
「當時買價」,有收利息嗎
這才是王道

當然,「以國服為息」還是有利息
可是鄭注也說是「以其國出絲絮,則以絲絮償」
是把利息變成所在國的土產,不是還錢

至於利息最高不超過二十分之五,好像跟你說的一樣
可是等一下
青苗錢春天貸一萬,半年內要還利息兩千
秋天貸一萬,年尾再還兩千
兩千加兩千等於四千,實際上只放款一萬,一年卻收四千的利息
說比周禮利率低不是騙鬼嗎

開口周禮閉口周禮
那周禮說買滯銷貨,人民急需的時候用買價賣出,你為什麼不學?
周禮說人民婚喪喜慶可以跟官方借東西用,限期歸還不用付錢
你怎麼不學?

王莽的時候官方貸款是按照剩餘的本金收利息
利率也只要十分之一
比王莽的利率還高你對得起你爹娘嗎

: 各地利率以河北最高,但既是「不超過三分」,表示不一定達此
: 利率。物價低時,可以繳納實物,不用收利息,或著只收一至二
: 分利息。比起《周禮》硬性規定利率,堪稱低利。近日也規定遇
: 到物價太高時,利息不可過二分,既比《周禮》為少,與法條原
: 文並不違戾。且《周禮》記載國家財用都來自泉府的貸款利息,
: 常平新法則是不隸屬三司,專門用來促進平民福利,因此才會說
: 「政府無利可圖」。

還錢的時候用穀物支付?
最容易壞的就是小麥,哪個單位會想買進小麥?
放壞了賣給誰?
跟轉運司換錢?轉運司換到小麥要配給誰?現在軍隊都不吃麥啊
那當然換不掉,換不掉到時候就沒錢放貸
所以你們根本就沒想過讓人用穀物還貸
是想騙誰

: 2 答覆「上三等戶和城居資產較多的人民,本來就是兼併之家,
: 讓他們可以借款,無法有效裁抑兼併。河北貸款的保人,必須由
: 一位上三等戶為首,上戶不會請款,官方為了預防貧民拖債,必
: 然會強迫上戶作保。提舉官又嚴厲命令州縣,如百姓不願貸款,
: 應該申報,之後若發現有人願意貸款,地方官將受懲罰。地方官
: 畏懼命令,就會強行攤派貸款。」

: 鄉村的上三等戶以及城市居民,也會遭遇困難,必須借貸維生,
: 豈是人人皆為兼併之家?貸款給貧民後,本錢若有盈餘,便可貸
: 予這些人民,讓他們免於利息一倍以上的私人貸款,這與法令原
: 文相符。
全世界都知道鄉村上等戶和成內有物業的是兼併之家
你們不是不知道,想放貸賺錢就說啊
還講的好好聽,「拯濟困乏」
那很多兼併戶都開當鋪,你怎麼不去開一下

: 河北作保必須有一位上三等戶,是要防止隨意亂申貸。
這個好像就是強行攤派

: 若有上戶願意作保,顯然並非隨意申貸;若上戶不願作保,當然
: 就不許申請,何必強行攤派?若說上三等戶不肯請款,就強迫他
: 們作保,則是違法。
只要政府願意,不肯也可以變成肯,科科

: 更何況今年開封轄縣有很多上三等戶願意請款,顯然並未強行攤
: 派。由此可知其他地方亦然。至於提舉司的命令,只是要防止刻
: 意毀壞法令者,並非威脅地方官強行攤派。若提舉官急於求利,
: 令地方官強行攤派,自然有各地的安撫、轉運、提點刑獄司可以
: 處理。若有官員故意違背法令,或著按照提舉官指示強行攤派,
: 就應該通報朝廷,怎麼能夠因官員違法,就要廢止法令?

: 3 答覆「百姓本來就有賦稅和朝廷預買的絹,又有青苗貸款,負
: 擔很大。」

: 百姓賦稅之外,各地徵收的項目確實很多,貧窮時就會向富人貸
: 款,利息幾達一倍,因此貧者更貧。貸給他們常平錢,是要救濟
: 急難,又約定秋收時按物價繳回實物,物價太高時則繳現金,只
: 有二分的利率。使百姓免於一倍的私人貸款,負擔從何而來?

: 4 答覆「只要節儉,財政自然充裕,何必派官員到各地求財?」

: 先王都是從食貨開始,照顧農民。近世以來農民生活困苦,朝廷
: 只增加他們的賦稅,卻沒有補助的辦法。首都附近水利設施都不
: 完備,土地荒廢、農民失業,其他地方不問可知。遭遇天災,餓
: 死極多。去年河北饑荒,必須靠江淮的米救濟,但仍無法解決問
: 題。國家需要用錢,就會跟上等戶強行借財,百姓必須賣田產才
: 可以應付暴政,這也可以說是「財政困窘」。至於差役讓百姓受
: 苦,大多數人都已經注意到,因此陛下即位,尤其以農業、免役
: 為要事。今天管理常平或農田水利的官員,都是為此而生,並非
: 去剝削百姓,怎麼能說是派官員到各地求財?
「取之以道,於理無嫌」,這個是不是求財?
派去東南的還不是興利之臣?
「跟上等戶強行借財」?祖宗以來只有英宗還有今上即位的時候
賞給地方的財物一時準備不齊
有些地方有跟富戶借錢,但很快就歸還
說這是暴政,還放在公告裡,你們是何居心?

: 5 答覆「把常平的錢貸給百姓,若不能還款,必然會拖欠,遇到
: 郊祀又可以免除。十年以後,本錢虧空。常平舊法沒有虧空的問
: 題,不應該變。」

: 常平新法預先告知收取價格,並且讓吏員確認。又須十戶以上的
: 保人,河北還需要一位上三等戶。過去預買布料或青苗錢、蠶鹽
: 等,法令未曾如此完善,也沒聽說有拖欠。只要官員不違法,不
: 至於別項都不虧欠,只有常平新法才會拖欠虧空。新法之中,兼
: 存舊法,但因為舊法不夠嚴謹,又沒有專責單位,因此常常買到
: 貴的米糧,難以拋售,無法有效賑濟百姓,買賣時官員還有機會
: 上下其手。因此必須根據《周禮》,增修新法、置專官,並非廢
: 除舊法、違反古制。

: 6 答覆「新法不應該收利息。」

: 《周官》貸款時也說「以國服為息」,聖人立法,是要向天下展
: 示誠信,並非為私利。為何不可以明言取利息?

: 7 答覆「城市居民沒有種田,不可以貸款。」

: 常平舊法也會貸款給城市居民。今天如果只貸給農民,剩餘的錢
: 又不肯貸款給城市居民,是不讓這些人接受國家恩惠。《周禮》
: 的貸款辦法,沒有鄉村或城市的分別,新法是根據《周禮》,並
: 非完全根據陜西青苗錢施行辦法。
又是騙鬼
用常平舊法的時候,荒年鄉村都是下等戶來請米糧
城內就是發給非長期定居的人
沒聽說上等戶會來請糧
還是那句話,想放貸收息就說

: 新法剛推行,官員如果不能有效執行,而是強行攤派;或希望收
: 款容易,只貸給資產比較多的人;或著不肯馬上貸給百姓,讓辦
: 事員趁機收規費或賄賂;或著貸款太多,超過申請人還款能力;
: 或著讓浮浪的人互相作保,亂申貸;或沒有及時催繳,反而騷擾
: 百姓或吏員。這些都是地方政府為非作歹,不可歸咎於法。乞求
: 皇帝下令路級單位嚴加查辦,如路級單位沒有盡責,也該懲罰。

河北最近用二十萬匹絹當青苗本錢
真定府還沒開始,提舉司就派人下鄉催促,是有必要這麼急嗎?
之前我們配賣絹,一匹一千五百三十到一千六百
城裡下等戶還有賣家產才能還的
提舉司一匹算一千三百五十好了,每千收二成利息
一匹也要一千六,對農民不是更大的負擔嗎?
然後還那麼急,不是逼地方把不肯貸變成肯嗎?

然後有誰告訴我現在到底是有幾個中書門下
條例司是可以愛幹嘛就幹嘛沒人管嗎?
我不是罵你,我是愛國啊



加油,好嗎


--
※ 發信站: 批踢踢兔(ptt2.cc)
◆ From: 118.160.168.91
呂誨:   加油,好嗎                             推 03/16 12:03
程頤:   加油,好嗎                             推 03/16 14:22
富弼:   加油,好嗎                             推 03/16 14:38
范純仁: 加油,好嗎                           推 03/16 14:41
司馬光:   加油,好嗎                         推 03/16 15:02
司馬光: 啊我推歪囧                           推 03/16 15:02
孫覺:   加油,好嗎  XD                      推 03/16 15:58
范鎮:   借轉,好嗎                             推 03/16 16:47
※ 范鎮:轉錄至看板 通進銀臺司                   03/16 16:55
韓琦:   啊還沒                                     推 03/16 16:57
呂惠卿:噓   有些人給臉不要臉         推 03/16 17:43
蘇軾:                                       上         推 03/16 18:26
蘇轍:                                       有         推 03/16 18:26
劉攽:                                       X         推 03/16 18:27
蘇軾:這樣是要怎麼接                        推 03/16 18:27
劉攽:啊你不是文豪                            推 03/16 18:28
呂公著:你好糟糕                                推 03/16 20:14
王安石:城                                            推 03/17 00:19
程顥:樓上是怎樣...                             推 03/17 07:24
范鎮:我下臺了  囧rz                           推 03/17 17:06



講解得太清楚就沒意思了
但還是稍微說一下好了

熙寧二年九月,制置三司條例司建請全國推行青苗法(所以原PO的ID還是有錯,可惡)
到了第二年二月,在河北的使相韓琦上書建請停止推行
當時攻擊青苗法的奏議不少,王安石多半嗤之以鼻
只有韓琦的意見引他注意,並且逐條回應
三月的時候行文全國,韓琦當然心有不甘,因此再度上書
這篇作品改編自條例司的回應,以及韓琦的二度上書
相關的材料可見《諸臣奏議》
既是改編,老實講也不必花什麼力氣,翻譯很累就是了

韓的兩篇奏議讓反對新法的官僚精神大振,接連上書,大概就是推文裡的這些人
管理通進銀臺司的范鎮在17號被罷職,不全然出於支持韓琦
神宗一度任命司馬光當樞密副使,被王安石杯葛,司馬光自己也不願當閉嘴執政
所以上書辭免,皇帝也順水推舟准辭
身為司馬光的麻吉,又職司文書收發,范鎮封還了皇帝准辭的詔書
結果皇帝乾脆越過他,直接發文給司馬光,所以范鎮也請辭下台

韓琦第二次上書的時間並不確定,放在16號只是為了把兩事合在一起
范鎮的推文不全為杜撰,還可以體會當時的政治氣氛

當然,韓琦的攻擊並非全然有理
他指出青苗錢一年利率達40%,當代的學者還有爭議
漆俠認為40%是實,但與「倍稱之息」相比還是很低
另一些學者則認為很多時候超過此數
有興趣的人可以參照漆俠、郭東旭〈關於王安石變法研究中的幾個問題〉
顧全方,〈青苗法研究〉
近來魏天安提出另一個觀點,認為這是韓琦的誤解
青苗錢利率一直都是20%,40%的看法只見於韓琦的奏議,並非事實
後來批評青苗法的人也沒有再攻擊這點,可見〈宋代青苗錢利率考實〉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Lopiota 的頭像
    Lopiota

    季風帶雨浥鵑城

    Lopiot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