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說導演的意識好,大雜燴,把所有能攪進去的元素與族群都攪了進去:城鄉
矛盾、文化差異、音樂、愛情、夢想;日本人、福佬人、原住民、客家人、白人、
黑人......
等等,外省人呢?
外省人及其相關文化,在本片中看來是缺席了,出現的只有國語,以及遣返日
僑場景的國旗與國軍。
應該說這是精打細算後的篩選結果。我們可以明顯看到,魏德聖導演這部片,
有很大的面向海外市場、呈現並推銷台灣文化的企圖。於是在主流的台語、曾是主
流的日語之外,客家人馬拉桑也搶眼地展現出了「勤勞」這一標誌,原住民藝術及
符碼更不消說,然而1949年以後入主的外省這一系卻不見了。
這種不見聲色的不寫,很是耐人尋味。台灣史一條重要線索是中日的衝突與戰
爭,《海角七號》給了日方足夠的戲份(還一開場就是日語--幾年前《愛情靈藥
》也是以日本電視節目中的日語開場,而且還說台灣是個國家),中國則被最大程
度地淡化了。只有外省人,及民族、文化認同為中國的台灣人(包括我這種外省後
裔),沒有在這齣推銷台灣文化的戲裡得到一個角色。於是,魏導讓魯凱公主的丈
夫勞馬說「大家都是一家人」的時候,我不由得尋思:這一家人包不包括我這種中
國人呢?
看來,中國是魏導一個還沒有辦法處理的陰影與盲點,所以他聰明地輕輕帶過
了。之所以聰明,是因為在這個故事與場景裡,略去外省與中國並非不合理,而且
還很符合當地當今的現實。在此,我不會低劣地抗議他不給外省人戲,批鬥他隱性
地親日排中;我會認為,他是怕。
就像《賽德克.巴萊》之作是為了建立原住民觀點,取代那想像中的稻草人:
中華民族、漢人史觀、傳統、正統......然而他所認為的中國觀點真的還在主宰嗎
?對於中國,他除了想另立一統之外,有沒有走進去瞭解呢?
還拍不出來的《賽德克.巴萊》讓我對魏德聖有所留意,《海角七號》讓我肯
定他的意識與能力;將來他如果再拍一部片,把中國這個問題處理好了,他會得到
我的尊敬。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