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的動漫文化或多或少的帶有情色的成分,這也不是什麼大新聞了。
情色本身是沒多了不起,處理這種素材的作品放眼世界實在太多了;但是日
本動漫界處理的方式與其他國家迥然有別,卻是很有意思。例如所謂"萌"就
是很奇妙的概念。即使是尺度普通的動漫畫作品,在處理女性角色時仍不時
會有一些性暗示的成分在。而這些性暗示則常常以一些特殊的手法呈現,隱
約地表現出某種陰暗的特質。
這算是日本人民族性的表現嗎?我知道日本那邊似乎有些人在研究這個
日本的動漫文化或多或少的帶有情色的成分,這也不是什麼大新聞了。
情色本身是沒多了不起,處理這種素材的作品放眼世界實在太多了;但是日
本動漫界處理的方式與其他國家迥然有別,卻是很有意思。例如所謂"萌"就
是很奇妙的概念。即使是尺度普通的動漫畫作品,在處理女性角色時仍不時
會有一些性暗示的成分在。而這些性暗示則常常以一些特殊的手法呈現,隱
約地表現出某種陰暗的特質。
這算是日本人民族性的表現嗎?我知道日本那邊似乎有些人在研究這個
我說導演的意識好,大雜燴,把所有能攪進去的元素與族群都攪了進去:城鄉
矛盾、文化差異、音樂、愛情、夢想;日本人、福佬人、原住民、客家人、白人、
黑人......
等等,外省人呢?
外省人及其相關文化,在本片中看來是缺席了,出現的只有國語,以及遣返日
僑場景的國旗與國軍。
應該說這是精打細算後的篩選結果。我們可以明顯看到,魏德聖導演這部片,
可以有怎麼樣的期待呢?
或者其實,乾脆就承認只是出於一種需要?
老實說我滿困惑的,
我到底想得到什麼呢?
暑假陪老媽在台北當了幾天觀光客。老媽雖是在台北長大,但是青年離家老大回。
這次"旅行"我們住旅館、坐捷運、去那些觀光客必去景點(故宮鼎泰豐微風廣場...)
結果就在忠孝東路上,我娘脫口而出:怎麼像是在國外似的?
一些人旅遊時對於觀光客路線習慣性的嗤之以鼻,覺得「觀光客」簡直是種
俗不可耐的生物:頸上掛相機、囊中塞鈔票,唯二會作的事就是到此一遊的
拍照與shopping。於是要故作姿態,逆向操作地尋找冷僻景地,以融入當地
風情為目標。這種方式也不錯啦,卻不是所有人都有心力玩得起的。
同許多人一樣,我不看好830的遊行可以改變什麼。
簡單來說,人民對於馬政府的不滿根本還不到那個程度,根本沒有能量。
經濟差?似乎並沒差到天怒人怨的地步。喪主權?我不認為這是張好牌。說穿
了就是民進黨過去八年的操作早已把這個主題的價值消費殆盡,翻來翻去會有
所呼應的只會是那些死忠「台派」,完全無法激起共鳴。
這些年來「狼來了」喊得震天價響,現在誰理你們?選民的這種冷感又是
誰的責任?還不就是民進黨自己。這些傢伙到底有沒有學到教訓啊?
終於我還是寂寞了,
即使我一直覺得自己並不是怕寂寞的,
甚至感到自己是嚮往寂寞的。
可是寂寞襲來,
卻愈發地體會到其無可告解的憂愁。
祖國嚇我一跳
2008-08-04 中國時報 【陳浩】
暑假有個女兒離家流浪,老爸上了她的部落格,療癒想念,一時手癢也留了言,卻
隔海小吵一架,奇怪了,部落格不就是給人看的嗎?入口也沒掛老爸不准進入的告示牌。
暑假以來看了一堆有的沒的東西。
首先是《反逆的魯魯修》。第一季相當不錯,雖然一如預期的充滿了日昇社
邪惡的銅臭味與製作群的惡趣味,不過故事算是緊湊飽滿;第二季則進入了
徹底的劇情爆走狀態,看到現在我只希望它能趕快把那堆有的沒的伏線收一
收,因為我覺得我快受不了了。
老實說這種兼具科幻與奇幻色彩的王子復仇記應該可以是很好的故事,世界
觀的格局也相當可觀,完全符合像我這種背景設定狂熱者的愛好。但是劇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