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錄

附錄一:受訪人資料


    陳耀華先生,民國12(1923)生於廣東省潮州汕頭,現年八十三歲。

    少年時期曾移居香港兩年,於民國26(1937)定居於上海公共租界區。陳先生在上海度過他的學生時代,歷經淞滬戰役、太平洋戰爭。民國34年,畢業於上海滬江大學化學系。

Lopiot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訪談紀錄二

日期:20051220日,上午11:00~12:00

地點:台北市松德路,陳耀華先生住宅

訪談人:陳耀華(前台糖公司員工)

        黃昱翰(台大歷史系一年級學生)

追想

Lopiot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承上篇...


副產


黃:您民國44年之後在溪州的總公司,接下來又在哪裡工作呢?

陳:48年就離開溪州總公司,到高雄。因為那時候……台糖從民國43年起,楊繼曾總經理─他後來當了經濟部長。楊總經理那時候看到了一個方向,是對的,他說台糖要發展附產事業。所以那時候台糖建了什麼東西呢?那時候在新營,台糖蓋了個酵母廠;日治時代喔,在高雄小港那邊有個紙漿廠,接收之後,那個工廠就歸給台紙公司了。日本人曾經在那裡用蔗渣做紙漿。

Lopiot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這是我大一史學導論的作業。
    當時做這個東西時,初入茅廬的小子一個,只覺得「就是這個題材了」! 花了番功夫做了這樣的東西出來,至於有沒有達到預期的效果就是另一回事了。
    現在看來,我對於問題的設定並不成熟,而訪談之所以如此順利主要恐怕是要歸功給陳老先生的健談與熱情吧。他是外公的老朋友了,對像我這種冒失地造訪的晚輩也很友善,話匣子一開就說個沒完。噢,還有他老先生烤的餅乾十分美味,看來他的嗜好頗多元的呀!
    本來希望能做個更大的東西呢(笑),不過光是這些就很累人了,而且事先做的功課也不夠多,所以便只做了簡單的整理。陳老這一生算是相當有意思的,只寫出這些實在不足以陳述他過去的傳奇於萬一,不過應該也足夠去繳作業了吧(呵)。
   


提要

Lopiot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去看了BBC的紀錄片《北韓心聲》(The State of Mind),內容是講述兩位平壤的女中學生準備「團隊表演」的歷程。
                                                                                
「團隊表演」是北韓的國家慶典中不可或缺的節目,規模動輒數千人甚至幾萬人,利用龐大的人數做出各種視覺效果,傳達北韓國家的意識形態。表演內容多半是北韓的革命、建國、反帝戰爭......等等。
                                                                                
根據記錄片的說明,「團隊表演」是金日成所提出的「主體思想」的一種體現方式;

「主體思想」指的是『人是一切事物的主體,人是一切事物的決定力量。更具體的內容包括政治的自主、經濟的自立、國防的自衛。其「革命的首領觀」稱「人民是革命建設的主人。人民應當接受首腦的指導。首腦是頭,黨是軀體,人民是手足,軀體和手足應當聽從頭腦的指揮。如果沒有頭腦,就失去了生命」。其「社會政治的生命體論」稱「父親給人肉體的生命,領袖賜予人政治的生命。領袖是父親一樣的恩人。如同在家庭中應當聽從父親的絕對領導一樣,人民應當無條件地忠誠團結在領袖周圍,應當以忠、孝來愛戴領袖,領袖是賜予人民生命的恩人和慈父」。』

Lopiot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有一天,我們或許可以一起說這樣的故事噢。

貓咪與魚的故事,我們演了好多好多回。玩到我們哪都不禁開始檢討這故事會不會淪於大號芭樂,欸欸,不過我還滿喜歡吃芭樂的喔!

現在的小說越來越輕薄短小了,戀愛也是。寫個稍微厚一點的故事都要換來人家大吃一驚的「哇你們真厲害」,難怪瓊瑤退流行,不過還好:雖然我們不會「輕薄短小」,但也不會變成瓊瑤。

這麼多日子了,我們的這個故事撥出的時間也越來越密集,樂此不疲,玩不累就是玩不累。一隻貓與一條魚的相處每天都可以有新的題材新的花招,開開心心一如童話繪本中的可愛故事。而且越寫越多。難怪你那天突發奇想的告訴我「欸我們來寫童書好不好?」

Lopiot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也是去年的這個時候吧,湊巧發現了某個老朋友的網誌。

論交情,算是很有些深度的;只是交集就停留在若干年前的一個午後了。從此以後,猶如兩條平行線,遙遙相望卻不再有相逢的機會。

其實這並不是那樣希罕的事吧,生命中來來去去的人實在太多了,即使是很喜歡的人物,時間到了總還是要互道再見各奔天涯。然後總還是會很幸運地把幾個人留下來,將他們畫到某個特定的圈圈裡頭。生活的範圍繞了一圈又一圈,能重疊的,也就只剩下一小塊。

老朋友當然是很特別的老朋友,否則我恐怕不會再多年以後還會這樣不時地想到對方。

Lopiot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這裡好乾哪!

唉唉,本來是希望能在大學多寫一些文章的,可是怎麼會搞成這個樣子呢?不知道是我惰性太強還是江郎才盡......或許正如小琪老師所言,不寫就會忘了怎麼寫吧!

算算看,東京遊記PO完第一天就斷頭了,新加坡遊記拖搞拖了快兩個月,就算是其他的小雜文也沒有幾篇,天啊這是怎麼回事?

找時間好好整頓一下這邊吧,不然實在對不起這個空間。

Lopiot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 Sep 10 Sun 2006 00:43
  • 抉擇


(載於《明道文藝(校內版)》371期,2007年2月號)




從一所大學校,到另一所更大的學校

Lopiot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

(這篇似乎lag很久了喔?)


今年度的史學營,主題叫做「眾說紛紜,發現歷史的新版圖」。

基本上這是個老梗的題目,去年歷史週的座談就是用這句話。大約本屆的主事者對於這樣的slogan相當得意吧?無論如何,畢竟是一個開給高中小朋友的營隊,自然不太可能真的搞個如何嚴肅的演講;就現實的考量而言,總不能把小朋友嚇跑吧?五天下來幾位老師都還算是「唱作俱佳」,即使還是有人欲振乏力地昏死在課堂上,那應該也不是老師們的問題了。

Lopiot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